2024年12月10日,第二十三屆廣東種業博覽會東莞分會場暨2024年東莞市航天良種展示會于東莞市農業科學研究中心(萬江基地)盛大開幕。此次展示會由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和東莞市農業農村局指導,東莞市農業科學研究中心、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辦,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、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為其提供了技術支持。
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不斷加速的當下,種子作為農業生產的核心要素,其重要性日益凸顯。2024年是種業振興行動從“三年打基礎”邁向“五年見成效”的關鍵之年。為貫徹落實種業振興行動的相關要求,東莞市積極響應,通過舉辦此次展示會,加快優良品種的推廣速度,優化蔬菜品種結構,豐富市民的“菜籃子”,為農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科技活力,推動東莞“百千萬工程”的深入實施和鄉村全面振興。
航天育種作為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,借助太空特殊環境促使種子基因發生變異,種子返回地面后,篩選可遺傳的優良變異用于培育優質、高產、多抗的新品種,這對于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、增強其抗逆性和適應性具有重要意義。本次展示會以“航天科技引領,賦能種業振興”為主題,共引進165個特色品種,其中包括91個航天品種和74個常規品種。
活動現場,省市專家對91個航天品種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評比。依據品種的坐果性、外觀、品質、抗病性及抗逆性等多方面表現,評選出12個專家推薦品種,涵蓋羊角脆、太空小冬瓜、航瓜綠健、太空香爐南瓜、太空蛇瓜、鶴首A等瓜類品種,太空蛋茄、太空五彩椒、航椒S101、航椒S505、航椒602等茄果類品種以及航育紫油等葉菜類品種。
展示會總面積約25畝,設有露地展示區、大棚瓜類展示區和稻田畫展示區三個特色鮮明的展示區域。
露地展示區面積約10.5畝,種植了127個蔬菜品種。該區域采用水稻蔬菜輪作技術改良土壤、種植趨避植物減少蟲害、地膜覆蓋配套噴灌技術節水環保,展示了綠色高效的種植模式。這里既有富含營養的維C之王辣椒,也有被譽為“葉牡丹”的羽衣甘藍,100多個蔬菜品種讓人目不暇接。同時,這里還設置了“校園農場”和“家庭菜園”種植示范區,根據學校農業科普教育發展和鄉村綠美小園的不同建設需求,提供蔬菜種植參考。
大棚瓜類展示區面積約4畝,種植了37個瓜類品種,全部采用無土栽培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。甜瓜、苦瓜、絲瓜、南瓜等各類瓜類品種豐富多樣,瓜類不僅采摘時間長,而且顏色豐富、種類繁多、造型獨特,非常適合東莞農業休閑觀光采摘的推廣應用。此外,這里還配套展示了“茄子樹”、盆栽蔬果等,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和趣味性,吸引了眾多市民拍照打卡。
稻田畫展示區面積約10.5畝,集中展示了由航天水稻品種華航香銀針及紫色、黃色、白色等多種顏色水稻種植而成的稻田畫。畫面生動呈現了宇航員、航天器、發芽的種子及“航天育種”四個大字,象征著我國農業科研工作者在航天育種領域的不懈探索和努力。
近年來,東莞市農科中心大力推進農業科普服務,建設了“東莞市農業科普展示溫室”,先后與23家中小學、教育機構達成合作,開展參觀研學、“校園農場”、科普講座等服務,其農業科普工作得到了上級單位的充分肯定,成功被廣東省科學技術廳、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授予“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”稱號。活動現場,與會領導為“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”進行了揭牌。
本次活動還舉行了“2024年東莞市糧食規模種植主體單產提升項目”頒獎儀式。洪梅鎮的東莞市晴豐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、企石鎮的廣東智谷聯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獲得一等獎。高埗鎮李成球、沙田鎮梁樹有、麻涌鎮的東莞市創藝綠化工程有限公司、東城街道的周屋股份經濟聯合社獲得二等獎。塘廈鎮的東莞市順成園林綠化有限公司、望牛墩鎮的東莞市望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、中堂鎮任立平、石排鎮的廣東雅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、寮步鎮的東莞市寮步市政工程有限公司、石碣鎮的東莞市豐碩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三等獎。
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,種業振興是關鍵所在。此次航天良種展示會的成功舉辦,不僅是東莞市農業科技創新和種業振興成果的集中呈現,更是一場惠農推介、惠民體驗、惠業交流的農業盛會。未來,東莞市將以實施“百千萬工程”為契機,深化“種芯”科技創新,推進航天育種研究,持續提升優新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服務效能,讓優質種子惠及更多農企農戶,助力大灣區“菜籃子”建設,為鄉村全面振興貢獻科技力量。
預約通道
開放時間:2024年12月11日 - 22日期間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
開放名額:需預約參觀,每天預約人數上限為200人(上午100人,下午100人)
來源:東莞農業農村